是“艾”亦是爱
跟歧视说拜拜
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的重要途径,孕产妇人群一旦感染这些疾病,均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方式导致后代感染,给我们的下一代带来无尽的痛苦和困扰。因此,我们要早发现、早检测、早治疗,为感染者提供合法权益保障。
“艾梅乙”的传播途径
艾滋病、梅毒、乙肝主要是通过性传播、血液传播、母婴传播。
日常接触不传染
与艾滋病、梅毒、乙肝感染者和病人日常生活接触:如握手、拥抱、咳嗽、打喷嚏、共同吃饭、共用劳动工具、电话、游泳池、钱币、被褥等不传播,所以大家不必过度恐慌。
什么情况属于“艾梅乙”医疗歧视?
“艾梅乙”医疗歧视是指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,因偏见和排斥等原因不公平对待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和儿童的行为。
为何会发生歧视?
主要是大多数人都是谈艾色变,对疾病缺乏正确的了解,对这些疾病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等。
1.向所有感染者提供及时和优质的医疗服务,不得因感染“艾梅乙”而拒绝或推诿患者,不将感染孕产妇和儿童就诊顺序故意排在最后,按正常诊疗顺序为感染者提供诊疗服务。
2.在不接触就诊者血液、体液的普通诊疗过程中,对所有就诊者一视同仁,不得针对“艾梅乙”感染者进行不必要的过度防护。
3.尊重“艾梅乙”感染者的生育决策权,如无医学指征或不宜生育者,不得任意建议其终止妊娠。
4.所有检测、治疗、调查均需要先征得感染者同意,不强迫病人接受治疗或其他服务。
5.保护患者隐私、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,要保障患者隐私,不得向其他无关人群谈论此事,未经本人和家属同意,不得公开感染者及其家属姓名、工作单位、住址、肖像、病史资料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,确保患者信息的保密性。
6.在保护“艾梅乙”感染者隐私的前提下,为其提供充分的消除母婴传播知识政策宣教服务。